接上一期的分享,这次中教畅享电子商务师认定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同阶段的产品选择方法。
选品是电商成功的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如果产品自身就不能有利润或者只是几天的时间便不行了,那么就算做各种推广引流措施,也会犹如昙花一现。
我将选品的方法分为三种产品的选择,分别对应的是三个不同阶段的卖家。
一、细分产品
细分产品是由于消费者多样化,只满足于一类人的核心需求。
细分产品的方法:
1.关键词(TOP20万词表)
方法:通过工具一个个的查找词语,发现合适的产品。
需要用到的工具:生意参谋的市场洞察标准版或者专业版都可以,如果你有别的第三方软件也可以,但是生意参谋的数据更好。
选择标准:商城点击占比<60%,日搜索人气1000-3000,关键词比值(关键词的日搜索人气/在线商品数)>1,吃进身体内的东西不做(食品类)。这类产品的安全性较高,需要出示相关的证明。
二次选择的标准:毛利润不低于20%且毛利润不低于30元;客户复杂或者退换货过高的产品慎做;有较高资质要求的产品不做。
2.时效性选品
每月份的节日选品,一定要提前至少一个月,具体提前时间,需要视时间而定。这些时效性的产品可以在短期内带来利润,虽然利润不大,但是有些也是客观的。
3.热门事件选品
需要关注当下的热门信息,热门信息来源:
近期事件:综艺节目、热门电视剧、热门电影、新闻事件抖音:经常刷视频,查看好的视频产品进行点心,这样每天都会推荐相关内容。小红书:在查看后可以更好地引流或者发现新的产品。
细分选品的第一种方法相对于后面两种来说更容易操作,几乎是人人可以操作的。
后两种洞察力要求更高点,通过实践操作提升选品能力,还有就是个人的悟性。
总体来说,细分选品是比较好操作的一种选品方法,只要努努力人人都有机会发现一些细分产品。细分产品的利润通常不会太差,部分细分产品未来可能会快速增长。
但是寻找产品费时间,可能需要好几轮的不断筛选,通常产品的生命力不长。适合新手或者缺乏经验实操者获取经验或者有经验的卖家寻找新的增长点。
二、蓝海产品
寻找条件:
1.依赖自己对于行业、客户的深入了解
2.依赖于自己的小圈子交换信息
3.类目选择很重要
蓝海产品一旦开辟成功,可以长久稳定地获取比较高的利润。但是对供应链、团队、经验、资金要求比较高,一旦曝光高手会迅速进入。
适合老手玩,在一个类目里至少2年经验。圈子交流很重要,要么不开单,要么开单吃一年。
三、冷门产品
寻找条件:
1.依赖于自己的洞察力,因为消费群体比较小,就需要卖家对于产品的洞察很强。
2.依赖于自己对于一类人的了解和理解,比如说做“同性”相关用品的卖家,如果你不是这类群体的人或者你身边没有这类人群,无法去了解需要什么产品。
3.依赖于自己的小圈子交换信息,身边的人脉关系也会提供信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可以找到新机会。
冷门产品同行极其少,运营层面要求少。但是很难发现,运气成分较大。一旦曝光竞争会瞬间扩大,可复制性差。通常市场规模较小,资源比较难找。
适合用于兼职开店,不是那么的适合新手。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有利可图
做生意总是为了利润来的,千万别说什么战略性亏损,什么价格战,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都不是小微创业者能够承担得起的。作为小微创业者,做生意就是为了钱,做一单就要赚一单的钱。所以,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网店利润的扩大化。所以选品时一般选有较好利润的。当然,不要做单价太低的产品了,一般小微创业者的单量在前期还是有限的,单价太低本身就没有多少利润可赚,单价低的产品可以做为促销产品给网店进行推广,引来客户浏览网店其他产品。
2.无季节影响
在给网店选品时,要选择没有季节性影响的产品,一年四季都可以销售,这样的好处一方面避免季节性影响所带来的淡旺季,另外一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存货压力。
3.货源稳定
开淘宝网店一定要保证有稳定的货源提供,作为小微创业者而言,很难做到自己囤积大量的货。所以要有一个稳定的靠山,那种随着季节变化或者随着时间变化,淘汰速度太快的产品有时候也是不适合的,最好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供应链。除了网店货源的稳定性外,网店选品要选择能够重复性消费的商品,比如说零食,宠物用品,母婴用品等等,这些都属于重复性消费品。
了解电商知识,认准中教畅享。
训练电商技能,认准准教畅享。
考电子商务师证,认准中教畅享。
中教畅享作为人社部备案的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北京、广州开展了多等级、多批次的电子商务师认定考试,近日河南、四川省备案顺利通过。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师新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为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专业技术、行业经验等多方面的支持。
想了解更多电商知识或报考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可以关注公众号“ITMC电子商务师认定”或直接联系课程顾问。
客服电话:400-007-5676
联系人:魏老师 13671086693(微信同号)王老师 13671291721(微信同号)